欢迎您来到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返回首页登录网站

裴斐病理 ,副教授,硕导

 电话:82802757

 E-mail:peifei@bjmu.edu.cn

 办公地址:

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

1990.9—1997.7 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七年制,本硕连读生,获学士和硕士学位 

2001.9—2004.7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2009.11—2010.11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 访问学者

1997.8—1999.8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 助教 

1999.8—2005.8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 讲师,主治医师 

2005.8—2022.8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022.8—至今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 主任医师  

主要学术任职

①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感染病理学组,委员

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数字病理部》,委员

③北京市病理读片会负责人

④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病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获奖情况

202012月,指导的本科生魏子涵同学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二等奖。

②指导的本科生季晓琳同学的课题《ALK融合基因及相关基因异常在中国肺癌患者中的临床病理研究》荣获2014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创新实验”二等奖和最具人气奖;

2次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创新人才优秀指导教师”(2013年和2020年)。

研究方向

1、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在人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2、肿瘤分子病理学:尤其是肺癌和肝脏肿瘤 

3、实验动物病理学

基金来源

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行业基金、1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转化专项基金和多项北京大学教学基金。

①基于实视显微镜系统和实时人工智能整合的胃粘膜活检病理AI辅诊系统的构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转化专项基金,2023.1- 2025.150万元,在研。

②“瞳行病理公益项目——病理人工智能(AI)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研究2021年度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胃活检标本中幽门螺杆菌的自动检测,北京协和医学基金会,2022.8.25-2023.8.25,8万元,在研。

③一种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TMSG-1在人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机理,309711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0.1-2012.1232万元,负责人,已于2012.12结题。

④新基因LASS2/TMSG1与液泡型ATPC亚基ATP6V0C作用抑制前列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815725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1-2019.1264.2万,负责人,已于2019.12结题。

⑤新基因LASS2与液泡型ATPC亚基相互作用抑制前列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718207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1-2020.1220万,负责人,已于2020年底结题。


代表论文

 ①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著十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参译/参编著作5部。

②作为负责人承担过7项国家继续教育项目;

③开创《实验动物病理学》研究生课程。


版权:Copyright 北京大学医学部 All Right Reserved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邮编:100191    京ICP备05065075号-19

公众号        微博